在各类工程建设现场,工程车是不可或缺的主力。然而,这些 “大家伙” 却面临着诸多火灾隐患,了解其火灾成因,配备有效的灭火装置,是保障工程顺利推进、人员安全的关键。
从火灾成因来看,电气故障首当其冲。工程车的电气系统繁杂,包含发电机、起动机与蓄电池等核心部件。长时间高强度作业,电线绝缘层易磨损、老化,导致短路,电流瞬间激增产生的高温,足以引燃周边的电线外皮与易燃材料。就像挖掘机在隧道中连续作业数小时后,电气线路因散热不佳、频繁震动,绝缘层破裂,短路引发的电火花,瞬间就能让火势在狭小空间内蔓延。
燃油泄漏也是一大隐患。工程车的油箱、输油管、喷油嘴等部位,由于长期受机械震动、腐蚀影响,密封件易损坏,接头松动,导致燃油渗漏。一旦泄漏的燃油接触到高温部件,如发动机排气管,瞬间就能被点燃。以装载机为例,其在颠簸的工地行驶时,燃油管路受震动摩擦,密封处破裂,燃油滴落在高温排气管上,眨眼间就会燃起熊熊大火。
此外,润滑油泄漏同样危险。机油箱、滤清器等部件密封出现问题,润滑油泄漏后,会积聚在发动机、排气管等高温区域,这些易燃的润滑油遇热极易燃烧,成为火灾导火索。而且,部分车主为追求性能提升,非法改装车辆,如随意加装大功率电器、更改线路布局,这不仅易造成电路过载,还可能因接线不规范导致短路,大大增加了自燃风险。同时,工程车工作环境恶劣,周边可能存在烟花爆竹、雷电等外部火源,一旦接触到车辆,或者引发车内可燃物燃烧,后果不堪设想。加上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,长时间未更换老化部件、未清理发动机舱内的油泥,也会让车辆 “体弱多病”,火灾隐患丛生。
面对这些严峻的火灾威胁,工程车灭火装置成为了守护安全的坚实盾牌。常见的工程车灭火装置集成了先进的火灾探测、报警与灭火功能。在火灾探测环节,运用红外感应、烟雾传感等多元技术,能敏锐察觉火灾初期迹象。无论是引擎舱内刚刚闪烁的明火,还是隐蔽角落冒出的一丝烟雾,都无法遁形,系统会在第一时间将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。
与之配套的灭火执行系统,根据不同火灾类型,配备了干粉、泡沫、二氧化碳等多种灭火介质。干粉灭火剂能迅速覆盖火源,阻断燃烧反应,快速灭火;泡沫灭火剂则对油类火灾效果显著,通过覆盖火源表面,隔绝空气来灭火;二氧化碳灭火剂适用于电气火灾,既能有效灭火,又不会对设备造成二次损伤,确保精准打击火源,遏制火势蔓延。
其安装布局也极为讲究,全方位覆盖车辆高危区域。发动机舱作为火灾高发地,灭火喷头合理分布,保证灭火剂能无死角喷射,直击火源核心;燃油箱周边同样重点防护,一旦燃油泄漏引发火情,装置即刻响应,避免小火酿成大祸;驾驶舱内也配备小型灭火装置,关键时刻能为驾驶员争取宝贵逃生时间。不仅如此,现代化灭火装置还融入了智能自检与远程监控功能。车辆启动时,装置自动进行全方位自检,如有故障立即报警提示维修;借助物联网技术,管理人员在远程就能实时掌握每辆车灭火装置的状态、有效期等信息,提前安排维护保养,确保设备时刻处于最佳待命状态,为工程车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。